往届回顾

  • 24

    2016

  • 1252

赶年集

中原年货节上赶年集

    一过完腊八,春节一天比一天近了,年货大战也悄然拉开帷幕。鹰城的大街小巷上到处是车水马龙,人们都是步履匆匆,手提肩扛的全是各式各样的年货;走进各大超市,购物的人流更是摩肩接踵,人头攒动,叫卖声、喧闹声不绝于耳。

    如今,网购年货已成为不少人的选择,各大购物网站的的“年货大集”、“年货大街”纷纷开启,商品琳琅满目,促销手段层出不穷。

    感受着超市里、网络上购物大军的喜庆与热闹,我不禁想起童年时在老家赶年集的美好时光。

中原年货节上赶年集

    老家地处豫中平原,一进入腊月,村人们赶年集的时候又到了。腊月里的集日屈指可数,于是赶年集、置办年货成了村人的头等大事。

    那时候老家没有超市,进入腊月,镇上的集市再也不是一般的集市了,俗称“年集”。

    年集的规模很大,人山人海热闹非凡。和平时的集市不同,年集上卖的不再是普通商品而全部都是年货。

    对于平时很少进城的乡下人来说,赶年集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。天不亮家里的女人们就起床了,匆匆忙忙吃了饭喂好猪,把平时压箱底的衣服给自家的孩子穿上。

中原年货节上赶年集

    乡下人赶一趟年集不容易,往往好多天前都把该买的年货算计好了。当然,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孩子们,毕竟平时没吃过什么零食,没玩过什么玩具,只有过年的时候父母才会满足一下我们的愿望,比如买一些糖果、鞭炮、小人书之类的心爱之物。

    记忆中,村子里去镇上赶年集的人很多,老头老太太,大姑娘小媳妇,就连不满周岁的孩子也被母亲抱在怀里,随着一声“赶集去了”的招呼,大伙说笑着从村口步行出发了。

    偶尔有刚结婚的小伙子,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带着新媳妇,一串清脆的车铃声响过,让我们这些步行的人羡慕不已。

中原年货节上赶年集

    从老家到镇上有十几里的路程,当时都是土路,一群人走过去后面尘土飞扬。

    一路上,不时会遇到邻村同去赶集的熟人,彼此打着招呼,前呼后拥着朝镇上的方向走去。可能是大家的心情都很兴奋的缘故,大人小孩走起路都不觉得累,说着笑着就来到了镇上的集市上。

    十里八乡前来赶集的人流把宽敞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,一街两巷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,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讨价还价的喧闹声不绝于耳。

中原年货节上赶年集

    大姑娘、小媳妇图的是实用,围着卖布匹、服装、鞋袜的摊位,摸摸这个掂掂那个,挤得里三层外三层,心里盘算着给家人买一些过年的衣帽鞋袜。

    男人们则在肉架子旁转悠,目光始终停留在白花花的猪肉扇上,即使囊中再羞涩也要割几斤肉让一家老小解解馋。

    孩子们跟在大人身后,从人头攒动的集头挤到集尾,再从集尾见缝插针挤回来,一路上寻找着自己的心爱之物。如今想来,我童年时赶年集最喜爱的就是鞭炮了。

中原年货节上赶年集

    那时候年集上卖的 鞭炮大多是小作坊生产的,用细绳捆成一捆。现在想来,那些劣质的鞭炮都属于三无产品,燃放起来很不安全,村上每年都有小孩因放炮被炸伤,但天性爱放鞭炮的孩子们不管这些,一个劲的缠着大人多买一些,好在过年时过一把瘾。

    每一个卖鞭炮的摊位前都挤满了土头灰脸的乡下孩子,有的家长不舍得买这些既危险又花钱的东西,于是孩子们拿出了一哭二闹的看家本领,经过一番折腾,最终以孩子们的胜利而告终。

中原年货节上赶年集

    等到快要中午时,年集上最红火的买卖就是牛肉汤了,煮熟的大块牛肉放在案子上让人垂涎欲滴,热气腾腾的大锅香里冒出的香气直往鼻孔里钻。

    记得有一年我和爷爷赶完年集,正往回走时路过一家卖牛肉汤的摊点,我的腿再也迈不动了,两眼直直地盯着牛肉汤发呆,馋得我直流口水。爷爷在一旁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,二话没说把我拉到摊前找一个位置坐下,从口袋摸出了五毛钱递给摊主,很快一碗香气四溢的牛肉汤端到了我的面前,我顾不得汤水滚烫,“哧溜哧溜”吃得津津有味。

中原年货节上赶年集

    猛吃了一阵子后,我抬头一看爷爷正吸着烟笑咪咪地看着我,我问爷爷:“你咋不吃呀!”爷爷摸了摸我的头说:“爷爷不饿,你赶紧吃吧!”我对爷爷说:“等我长大有钱了,天天给你做牛肉汤喝!”爷爷顿时笑得合不拢嘴。

    如今回想起来,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童年时代,赶年集成为我一年中除春节外最幸福的日子。

    元月14-22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原年货采购,来回味一把赶年集的乐趣吧。

相关新闻